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文玲 張紫欣 記者 劉盾)前不久,深圳市教育局印發《深圳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減負提質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從課堂教學、作業管理、教育評價、課后服務四方面,提出工作要求,健全校內校外協同育人機制,構建教育良好生態。
《方案》提出,深圳立足“五育并舉”,指導學校不斷優化課程體系,深入推進示范課展示和研討活動,消除各類超標超前教學行為。深圳以“課堂教學質量高、學生作業負擔輕、學生學業質量優”為導向,計劃通過設立一批減負提質教學改革實驗學校、構建基于大數據的學情精準分析與診斷系統等,優化課堂教學方式。
深圳將校長課程領導力提升專項行動,作為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重要環節,探索“同伴小組指導”校本教研新方式;深圳通過每年評選100個市級減負提質示范教研組,加強“雙減”背景下教師教學能力專題培訓,切實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此外,深圳積極探索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對作業完成情況的分析診斷,實施教師作業設計能力提升研修工程,全面提升教師作業設計水平。
在落實“雙減”過程中,如何更好地發揮家校合作的力量,切實減輕學生負擔?《方案》提出,加強作業減負家校共管,引導家校協同推進學生作業、睡眠等“六項管理”,共同實施以“三減三增”為重點的減負行動。《方案》強調,學生在學校完成作業后,家長不應該增加學生課外作業,或要求學生參加校外學科類培訓。
為減少“機械刷題”等舉措,深圳還將建立義務教育教學質量檢測機制。深圳定期舉辦深圳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三至九年級教學質量檢測活動,采取分年級分學科抽樣方式進行質量檢測,隨機抽取的學生不超過30%。《方案》要求,切實加強對考試頻次的管理,降低考試壓力、改進評價方式。深圳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任何方式公布學生成績和排名,考試成績呈現實行等級制。
《方案》提出,深圳將按每生每年1000元標準,資助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建立資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鼓勵本校教師積極參與并取得合理報酬。為減輕教師課后服務負擔,深圳引導學校加強與周邊場館、基地開展公益性、非營利性課后服務合作,統籌發揮社區等在課后服務、假期托管服務中的作用。
本文轉載自中國教育新聞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